10月18日,在位于高坪区金顺路的四川首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厂区,加工车间干净整洁,令人眼前一亮,焊花闪烁,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切割、焊接……现场忙碌有序。
走进该公司的电气工程机房内,记者看到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杨超正在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电器修复,俨然已经是一名成熟的产业工人,只有眉眼间的稚气透露出他是一名“00后”。
“杨师傅,你没几下就找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真的好棒!谢谢你!”经过一番调试后设备修复好了,工友张师傅对杨超伸出了大拇指。
“别看杨超进厂还不到半年时间,但他利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再加上他工作后爱钻研、爱学习,动手能力也很强,一下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谈及杨超,该公司的电气工程师聂剑平说。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今年23岁的杨超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我今年6月份大学毕业后,通过校招进入首科的……”杨超说,在“进厂”之前并没有考虑太多,“这份工作待遇不错,也有上升空间,就待在这里了”。
杨超坦言,随着时代发展,新生代“进厂”并不意味着“打螺丝”,而是从事工程师、技术员等工种。
“刚开始跟身边的朋友和同学说毕业后进厂打工,他们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在流水线上‘打螺丝’,但其实,我是在厂里利用我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PLC机器调试、编程,协助电工班电气安装等方面的工作。”杨超说。
工作以来,杨超并不觉得“进厂”是低端或者没面子的事,“我很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也将所学的专业为我所用,薪资待遇也符合我的要求,未来一段时间我不会考虑转行”。
杨超说,在工厂工作期间,实践中也让他对电气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工作中,让我深刻理解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深入学习电路原理和电力系统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作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杨超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让他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工作中更加成熟和自信。
“只要是有能力、有想法就会给予发挥的空间。我在这里上班,感觉大家干劲都很高。”杨超说,“制造业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无趣,其实它涉及的领域很广,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可以尽情发挥年轻人创造性想法和价值。”
“作为一个刚投身制造业的新人,我很享受当下这个处于快速发展、充满挑战性的时代。我要努力在这个行业深耕,用自己的实力成为主角。”杨超说。
谈及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心态时,杨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大学生要有好的心态,要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才干。”谈及自己的就业观念,杨超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干的事情很多,关键是要认清自己。
在杨超看来,在制造业一线磨炼技能,也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前,随着高坪制造业不断向高质量跃升,“进厂”的就业环境早已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岗位越来越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所取代,进而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实上,对于年轻人来说,“进厂”并不是终点,更应该是腾飞的起点。靠双手、靠劳动、靠技术,才是驰骋职场的底气。